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实践探索、政治品格的集中体现。
“六个必须坚持”,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实践探索、政治品格的集中体现。“六个必须坚持”,既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又揭示了这一思想深刻的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中国的集中表现。
第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原理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原理的统一。这一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决定性力量。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形成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创新,使之成为指导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的学说。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外因是重要的,但归根到底是内因起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内因决定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持走自己的路。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国家和文明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坚持自信自立,就是要坚信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坚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抱有坚定的信念,真正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对中国的未来、前途和命运抱有坚定的信念。
第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这一规律揭示,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要深刻地认识事物,特别是把握它自己的运动,就必须揭示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这里的“守正”与“创新”,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肯定”与“否定”的关系。“守正”就是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实质,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脉”,在此基础上扎根社会实践,立足当今时代,推进党的理论、实践和政策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第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按照马克思主义矛盾观来观察和处理事物,最关键的是要找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我们的根本任务。我们必须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准确把握时代大势,站在社会发展前沿,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样的理论创新才卓有成效,才能指导并推动实践。
第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普遍联系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把世界看成一个相互联系和不断发展的统一整体,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体特征。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一个具有标识性意义的概念,是唯物辩证法在方法论层面的集中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我们只有用普遍联系、全面系统、发展变化的观念和方法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律,才能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中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六,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眼光。要真正做到“胸怀天下”,就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眼光,站在人类解放和自由发展的立场上,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和方法,看待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让人民大众摆脱自然、历史和思维的种种桎梏,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最高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然有着这种崇高的境界与理想,它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天下胸襟,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正是这种天下胸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作者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陈学明) 【编辑:叶攀】
中新网上海7月3日电(记者 范宇斌)记者3日从上海市侨办获悉,上海华文教育项目品牌“华语侨心”2日推出全新系列《看中国·观上海·学中文》,旨在向海外传递中国声音,传播上海精彩,推广中华语言文化。
据悉,《看中国·观上海·学中文》系列将具有新闻资讯、语言学习、文化体验、多元合作、互动交流等多种功能,精选最新、最热门的中文新闻,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帮助全球中文学习者、对中国和中华文化感兴趣的各界人士了解中国科技、经济、人文等领域最新动态。
每条资讯配以中文与中文语音播报、英文、拼音以及关键词注释,帮助海外学习者提高中文水平。同时,将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美食、旅游等方面的内容,帮助海外学习者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
此外,《看中国·观上海·学中文》系列还将在平台设置互动环节,海外学习者可选取其内容或自编内容,用中文朗读的形式录制音频、视频作品,将作品发送至指定邮箱,有机会在《看中国·观上海·学中文》中予以展示。
上海市侨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看中国·观上海·学中文》选题立足中国,聚焦上海,又放眼全球,结合海内外需求和热点,第一时间为学习者推送多种形式的中文资讯和学习资源。同时,界面简洁、交互便捷,适合任何区域、国家的阅读者通过各种设备进行阅读与交互,将着力为海外了解中国、感知上海、学习中华语言文化提供一个便捷通道,又为中国与上海看世界、海内外加强互动交流搭建一个全新平台。(完) 【编辑:刘阳禾】